采訪型軟文怎么寫才不尬聊?

為什么采訪記錄變成流水賬?
上個月幫朋友撰改采訪稿,發(fā)現他記錄了烘焙店主40分鐘談話,最后成文卻像商品仿單。癥結出在預設的18個癥結里,有15個是"你們店優(yōu)勢是什么"這一類封閉式提問。真正的采訪應該像偵探破案,每個回答都能挖出新線索。
怎么在10分鐘內讓受訪者打開話匣子?
家居品牌"棲居"的案例值得借鑒。他們采訪非遺竹編藝人時,攝影師故意把半成品椅子擺在角落。當老匠人下意識走過去調整時,采訪就從"您從業(yè)多少年"變成了"這把椅子歪了3毫米會直接影響采用壽命嗎",剎那激活專業(yè)領域的表達欲。
三個破冰錦囊:
- 提前到現場找"破冰道具"(工作臺器械/獨特裝飾品)
- 用"聽說您曾經..."開頭勾起回憶
- 拋出反常識數據:"您知道90后買家占您顧客48%嗎"
采訪對象總說套話怎么辦?
醫(yī)療器械經銷商張總的應對堪稱教科書。當被問"公司核心競爭力",他本要背準備好的官話,記者突然插話:"上周三凌晨四點,監(jiān)控拍到您獨自在倉庫驗貨?"張總愣住三秒,開始講述創(chuàng)業(yè)前期被假貨商欺騙的經歷。
沉默比追問更具有效的實測數據:
應對方式 | 有效消息獲取量 |
---|---|
連續(xù)追問 | 23% |
適度沉默+眼神鼓勵 | 67% |
錄音整理出8萬字怎么刪減?
美食博主小林的做法很聰明:把采訪錄音轉成文字后,用不一樣顏色標注消息類型:
- 紅色:顛覆認知的觀點
- 黃色:生動細節(jié)
- 藍色:專業(yè)數據
最后只保留三色內容,8萬字濃縮到1800字,消息濃度反而增強4倍。
受訪者不讓寫負面消息怎么處理?
母嬰品牌"芽芽樂"的危機公關案例值得參考。創(chuàng)始人談及質檢失誤時要求刪改,記者改用第三方視角:"行業(yè)觀察者留意到,這次事物后該品牌檢測工序從3道增至7道"。既保留事實又化解尷尬,文章發(fā)布后品牌主動轉發(fā),收獲23萬閱讀量。
普通人采訪專家如何避免露怯?
大學生采訪航天工程師時,把專業(yè)癥結轉化成生活場景:
- 錯誤問法:"氬弧焊工藝對燃料艙的影響"
- 正確問法:"聽說飛船焊接點的精度比頭發(fā)絲細,這和手機貼膜哪個更難"
結局工程師用15分鐘講解微米級焊接技術,還主動展示從沒曝光的訓練視頻。
下次準備采訪時,記得帶包紙巾。某次采訪養(yǎng)老院院長,當她說到給老人洗腳發(fā)現腳底板結痂時,我遞紙巾的舉動讓她多說了20分鐘獨家故事。(突然想到,上次采訪對象說著說著開始擼貓,結局貓爪按鍵盤意外調出年度財報,這算不算采訪彩蛋?)
標題:采訪型軟文怎么寫才不尬聊?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45599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(yè)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新媒體代運營有什么作用和特點”133人看
- “招商加盟產品軟文如何撰寫?”173人看
- “營銷軟文對公司來講有那些特點”133人看
- “酒店行業(yè)軟文如何寫引起人”206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