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城老字號憑啥靠軟文年入千萬?

(現象沖擊)
路過薛城老街的游客總納悶:巴掌大的芝麻糖作坊,咋就天天排長隊?去年雙十一,這家百年老店線上營業額破800萬,秘訣竟是把軟文寫成了連續劇。今兒咱們就扒開這層窗戶紙,看一看傳統商家怎么玩轉新營銷。
▍軟文廣告什么意思是家書
薛家第五代傳人老薛頭最煩人說"打廣告",他管自家軟文叫"家書體"。去年那篇《爺爺的芝麻賬本》刷爆朋友圈,開頭這么寫:"1987年霜降,賒出去的第三十六筆賬劃了紅圈——王家莊瘸腿李終于還上了兩斤芝麻錢。"
老字號文案三板斧:
① 時間戳精確到節氣(立春炒籽、秋分熬糖)
② 收支明細當劇情線(三斤芝麻換一匹布)
③ 祖訓金句做轉折點("薛家的秤砣不能漂")
對比看一看效果:
文案類型 | 閱讀量 | 轉化率 |
---|---|---|
商品介紹 | 1.2萬 | 0.8% |
家書體 | 53萬 | 6.7% |
▍節氣營銷比雙十一還狠
薛城人搞懂了流量密鑰:把二十四節氣寫成連續劇。清明篇《青團里的銅錢》,講抗戰時掌柜在青團藏銀元接濟學生;冬至寫《鍋爐房談判》,還原八十年代勞資糾紛化解過程。
更絕的是線下配合:
- 立夏當天開放炒制車間
- 處暑時節推出"開窖嘗鮮"
- 霜降時令曬出全年賬本
去年大雪節氣推的《欠薪清單》,把1958年拖欠工資的名單做成藝術裝置,當天抖音話題量破千萬。這哪是賣糖,分明在拍《芝麻胡同》續集。
▍危機公關變品牌劇場
三年前有開銷者投訴吃出頭發絲,換別家早刪帖了。薛家連夜寫出《梳頭記》,自曝祖傳規矩:女工凌晨梳頭必用豬鬃刷,掉發率比塑料梳少七成。
化危為機三部曲:
- 老物件佐證(展出民國銀梳)
- 工藝可視化(直播女工盤發過程)
- 反向營銷(推出"含發量檢測報告")
結局投訴帖變成免費廣告,當月銷售額反增30%。現在他家每季主動"自曝家丑",潛在顧客反倒覺得真實可信。
▍年輕學徒的新江湖
95后少東家更會整活:把芝麻糖做成了社交貨幣。
- 考研黨買"上岸糖"(刻金榜題名)
- 程序猿訂"防禿套餐"(配黑芝麻丸)
- 小夫妻定制"婚書糖"(裹紅紙印誓詞)
最絕的是跟殯葬公司聯名,推出"憶苦思甜糖",把逝者生前愛吃的零嘴做成陪葬伴手禮。這波操作直接把客群拓寬三代人。
(掌柜私房話)
蹲點觀察三個月才看懂門道:薛城商家把軟文當族譜寫,每個商品都是史實切片。下次見老字號別光拍照打卡,仔細讀讀包裝上的小故事,說不定比《故事會》還精彩。記住,能活過百年的生意,早就把營銷化進骨血里了。
標題:薛城老字號憑啥靠軟文年入千萬?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44462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新聞發表會信息稿樣式模板及寫作范文”145人看
- “企業軟文稿寫作優勢”164人看
- 九龍坡軟文策劃(軟文策劃)52人看
- “搜狐網如何發廣告宣傳產品?”95人看
- 亞健康軟文(亞健康的文章)53人看
- “高質量營銷式軟文寫作心得”216人看
- “危機軟文公關的優勢和寫作妙招”102人看
- “常見的新聞稿標題寫作策略”109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