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文是廣告嗎?一文看懂法律紅線與避坑指南

凌晨3點,某母嬰博主刪排除剛發布的奶粉測評視頻——商圈監管局的處罰決定書顯示,這條“素人分享”實為品牌方付費12萬的商業合作。當內容創作遇上廣告法,每個字都可能無價之寶,也有可可以讓你賠掉身家。
被忽略的真相:98%的軟文都踩過這些雷
某MCN機構內部數據顯示,其2023年接手的326起糾紛中,有77%涉及“未標明廣告”。更驚人的是,超半數創作者認為“加個#好物分享#話題就算合規”。
核心癥結:什么樣的內容算廣告?
法典給出的判斷準則遠比想象中精準:
- 付費交易:收錢/收物/收流量扶持都算對價
- 控制權歸屬:品牌方要求撰改內容3次以上
- 效果承諾:出現“三天白兩個度”等量化描述
這三個條件滿足任意兩個,你的內容在法典上就是廣告。
血淚案例:這些花式翻車現場值得收藏
2023年杭州某探店博主被判賠償8.6萬,只因在火鍋店視頻里漏標“廣告”二字。更典型的案例是某護膚達人在直播中說“醫院都在用這款面膜”,這句話直接觸發《廣告法》第十六條醫療用品禁令。
對比認知誤區
創作者理解 | 法典實際認定 |
---|---|
沒簽合同不算廣告 | 微信轉賬記錄即可作證 |
只寫“感謝品牌贈送” | 必須明確標注“廣告”字樣 |
刪除商品鏈接就穩妥 | 口頭推薦同樣構成推廣 |
救命指南:三步打造合規內容
- 標注比文采更為重要:在視頻前3秒/圖文首屏插入“廣告”標識,字體大小需≥正文的1/2
- 禁用詞清單隨身帶:國家級、最療效、百分百等23類禁用詞(完整清單可查商圈監管總局第37號令)
- 留證意識要養成:保留品牌方提供的商品檢測報告、溝通記錄至少2年
獨家數據:2024監管新動向
某東部城市商圈監管部門透露,正在測試AI監測體系,可同時掃描2000個賬號的圖文/視頻/直播內容,“治愈系”“素人體驗”等模糊表述已被列入核心詞庫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已有地方開始試行“連帶追責制”——品牌方與創作者按7:3比重分擔罰金。
當創作自由遇上法典邊界,記住這一個黃金準則:所有需要藏起來的商業合作,實質上都在法典射程之內。
標題:軟文是廣告嗎?一文看懂法律紅線與避坑指南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45157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推廣軟文:品牌宣傳軟文如何寫才能出彩?218人看
- “公司新媒體推廣策略拆析”225人看
- 關于充電寶的軟文(充電寶短文案)60人看
- “個體怎么網上發新聞稿,怎樣獲取資格?”160人看
- “會議會展開展互聯網營銷和推廣的著力點”239人看
- 公司軟文化(公司軟文化包括什么)53人看
- “一個好的信息稿標題要如何寫?”240人看
- “高質量軟文稿件的寫作優勢”188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