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士軟文怎么玩?三層內容設計讓廣告變 真香

你有沒有刷到過那種讓人不由得看完的廣告?明明知道是推廣,卻像追劇一樣劃不走。上周我鄰居阿姨拿著手機沖過來:"快看這一個!教做芝士焗飯的視頻,看著看著居然種草了個空氣炸鍋!"——這就是傳說中的芝士軟文,像馬蘇里拉芝士一樣層層拉絲,把商品悄悄融進實用內容里。
第一層:芝士軟文廣告什么意思?
大多數人以為這就是"披著羊皮的狼",其實核心在于內容真能解渴。去年爆火的《租房改造日記》系列,表面教貼墻紙妙招,實際帶火某國產膠水品牌,核心秘訣在于:
- 70%干貨+20%場景+10%商品的比重分配
- 痛點前置法則(先說墻紙起泡的尷尬,再帶出膠水特性)
- 反套路植入(故意拍膠水擠多的翻車現場,反而凸顯易清潔特點)
舉一個真實案例:某美妝品牌在教"急救浮腫臉"的教程視頻里,用冷藏湯匙當按摩器械時,看似隨手從貼著品牌LOGO的冰箱取出商品——這種設計讓轉化率比直接推商品高3倍。
第二層:會拉絲的軟文架構
新手常犯的錯誤是急著甩賣點,其實芝士軟文要像做千層蛋糕:
- 底層:化解具體癥結(如何保存開封的芝士)
- 夾心層:制造情感共鳴(獨居女孩不想浪費飲食的故事)
- 酥皮層:自然帶出商品(真空保鮮盒采用演示)
上周刷到個絕妙案例:健身博主拍"控糖期芝士食譜",用電子秤鏡頭特寫時,故意拍到某品牌廚房秤的精準刻度——這一個畫面讓該商品搜索量當天暴漲200%。
第三層:讓受眾主動舔盤的秘密
為什么有些軟文看完就忘?缺少記憶鉤子!觀察過50篇爆款后發現:
- 反常識數據:"冷藏芝士會流失32%風味物質"(實測數據)
- 場景化對比:辦公室VS露營地的芝士吃法
- 意外結局:教程最后芝士烤焦了,反而帶出清潔烤箱神器
舉一個例子,我家樓下早餐店老板,在抖音拍"芝士三明治翻車合集",故意展示芝士流到烤盤上的畫面,結局評論區都在問"什么牌子的芝士能拉這么長的絲"——這波操作讓店里芝士進貨量翻了兩番。
現在做軟文最怕什么?怕受眾秒劃走。上個月某家居號做了個測驗:同款智能垃圾桶,直接介紹功能的視頻3秒跳出率41%,而改成"挑戰用垃圾桶做芝士火鍋"的內容,3秒留存率直接飆到89%。這說明什么?當商品成為美好生活的注腳時,廣告就不再是廣告。據2023年某內容平臺監測顯示,芝士軟文的平均完讀率比傳統軟文高68%——這數據夠不夠說服你試試新玩法?
標題:芝士軟文怎么玩?三層內容設計讓廣告變 真香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44247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軟文一定要這么寫才比較有效果!”191人看
- “APP軟文怎么宣傳發布?”200人看
- “2021上半年創意營銷廣告盤點”147人看
- “詳解企業軟文推廣的意義和作用”191人看
- “新聞稿推廣平臺應該怎么選擇”204人看
- “紅網信息如何投稿?”333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