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色書籍推廣非得苦大仇深嗎?

您是不是也見過這樣的場面?圖書館里《紅巖》和《青春之歌》永遠擺在最頂層書架,二十歲出頭的學生墊著腳都夠不著。上周我去杭州某高校做調研,發現00后學生們普遍覺得紅色經典=老古董,這推廣困局到底怎么破?
第一問:紅色書籍只能靠行政攤派?
去年新華書店搞周年慶,把《林海雪原》和抽紙捆綁銷售,結局大媽們搶完紙巾就把書留在收銀臺。反觀成都某獨立書店的騷操作——他們把《紅旗譜》包上"霸道總裁愛上我"的偽裝書皮,三個月竟賣出200多本,還上了本地熱搜。
核心對比
傳統推廣 vs 革新玩法
擺放坐標:頂層書柜 vs 咖啡桌旁
配套活動:征文比賽 vs 劇本殺改編
宣傳語:"銘記史實" vs "職場逆襲指南"
第二問:年輕人真不吃紅色經典?
我表弟開的網紅書店最近爆了個冷門:他給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加了個副標題"民國版鄉村愛情故事",結局被大學生當成土味文學搶購。最絕的是配套推出的"土改主題"文創帆布包,印著"打土豪分田地"的slogan,成了藝考生的備考神器。
三組數據顛覆認知
- 嗶哩嗶哩《覺醒年代》混剪視頻帶動原著銷售額增長340%
- 重慶某咖啡館的《紅巖》主題下午茶,使小說借閱量翻五倍
- 小紅書"紅色經典穿搭"話題累計2.3億次閱讀
第三問:電子閱讀沖擊下怎么突圍?
深圳書城去年試水"彈幕版電子書",在《創業史》里插入當代創業者的吐槽彈幕。有個95后受眾留言:"梁生寶假若活在現在,絕對是個眾籌高手!"這種古今對話模式,讓電子書打開率從12%飆到67%。
第四問:推廣必須正經八百?
南京某出版社去年栽的跟頭夠典型——他們嚴肅推廣《鐵道游擊隊》,結局庫存積壓。后來改成"鐵道跑酷"手游聯動,把劉洪大隊長設計成游戲皮膚,三個月清空庫存還加印兩次。
說真的,我見過最成功的案例在延安。當地文旅局把《保衛延安》改編成沉浸式話劇,受眾跟著演員滿山跑,結束后人手一本原著當紀念品。下次別抱怨年輕人不讀紅色經典,先看一看咱們是不是還活在八十年代的推廣模式里。
最近幫朋友書店策劃活動,發現把《狂風暴雨》和暴雨天氣結合,推出"下雨天五折購書"活動,愣是把滯銷書賣成梅雨季爆款。所以啊,紅色書籍推廣缺的不是商圈,是能把陽春面做出麻辣燙香氣的腦子!
標題:紅色書籍推廣非得苦大仇深嗎?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43768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上一篇:紅紙包里藏著的童年秘密魔法
下一篇:紅色婚禮只能喜慶不能高級嗎?
相關推薦
- “【攻略】怎么寫好一篇優秀的信息稿?”212人看
- “引起人的軟文是如何寫出來的?”204人看
- “調研材料如何寫?需要準備什么?”207人看
- “寫好信息稿要從這幾個方案入手”138人看
- “軟文傳播的成功要素是什么?”216人看
- 關于分享的軟文(關于分享的文章)46人看
- “軟文編寫中怎么了解客戶的內心?”183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