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陽軟文寫作高手都在用的五個絕招

你說這事兒巧不?去年渾南有家老字號餃子館,花5000塊找大學生寫的推廣文閱讀量才200,后來換了本地寫手老王,同樣價錢寫的文章愣是在抖音帶火了個"酸菜餡盲盒"的梗。今兒咱就嘮嘮,在沈陽這片地界兒,咋樣寫出叫好又叫座的軟文。
第一問:沈陽軟文到底有啥不一樣?
可別小看這地域特色!中街有家旗袍店老板試過,同樣的商品介紹,用"老北市韻味"替代"古典優雅",咨詢量直接翻三倍。地道沈陽軟文得把握三個味:
- 市井味:能把機床廠的機油味寫出情懷
- 碴子味:調侃中帶著東北人的豁達
- 老雪味:像老雪啤酒一樣后勁十足
舉一個例子,鐵西某工廠轉型文創園,文案里寫"這里的鋼筋會唱歌",比"制造業風打卡地"多了幾分靈氣。
第二問:新手咋找寫作靈感?
上個月認識個95后寫手,專蹲早市聽大媽嘮嗑。還真讓她逮著個金句:"咱沈陽的春天,那是大風刮來的"。后來用在樓盤文案里,成了刷屏金句。給你支幾招:
- 去小河沿早市記對話
- 翻沈陽老報紙廣告欄
- 聽二人轉找節奏感
- 扒拉故宮城墻的磚縫找史實感
記得太原街有家火鍋店,把"水爆肚"寫成"張作霖同款下酒菜",當月營業額漲了40%。
第三問:數據咋和故事結合?
和平區某商場周年慶文案就玩得溜:
"日均客流量3.8萬≈坐滿5個遼寧體育館
賣出奶茶杯連起來=繞青年大街3圈
會員新增數=沈陽出租車總量1/4"
這么一換算,涼颼颼的數字立馬有了畫面感。
第四問:公司新聞怎么避開自嗨?
沈北新區有家農機廠吃過虧,后來學聰明了:
→ 把"發明權技術"改成"老把式都豎大拇指"
→ "省油15%"變成"少加兩箱油能搓頓西塔大冷面"
→ "售后服侍"說成"機器趴窩24小時上門修"
這么一整,咨詢電話差點被打爆。
第五問:文化類軟文如何寫出彩?
故宮文創的運營團隊有個絕招:
- 把文物故事講成段子(比如說"鳳凰樓的麻雀為啥肥")
- 用現代場景穿越("假使皇太極有朋友圈")
- 讓文物開口說話("甭看我銹了,當年可見過郭松齡")
去年他們的"盛京十二時辰"系列,愣是把文創雪糕賣脫銷了。
說實在的,去年冬天在中山廣場碰見倆外地游客,捧著手機念"沈陽攻略"軟文找老四季抻面館,我就知道這文章寫到位了。要我說啊,好軟文就得像老四季的雞湯面,看著清亮,喝著暖乎,喝完渾身冒汗還想再來一碗。你們品品,是不是這一個理兒?
標題:沈陽軟文寫作高手都在用的五個絕招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42374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信息稿如何寫樣式重點全解”181人看
- “發表新聞稿的注意點及流程,新手必看!”187人看
- “新手怎么靠寫文案賺錢,有什么好的做法”169人看
- 健身軟文標題(健身會所軟文標題)55人看
- “怎么在軟文發表時結合公司實現產品帶貨”203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