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話推廣的意義,普通話正式推廣是哪一年

普通話正式推廣是哪一年
1935年。普通話從1935年開始普及,1935年,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改組為國語推行委員會,開始進行國語的全面普及和推廣教育工作。1932年之后的國語廣播,都采取了以《國音常使用字匯》為標準的形式。1937年,中國第一部現代漢語辭典《國語辭典》由黎錦熙、錢玄同主編、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出版。
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外一個稱呼,各國都有自己的通用語言(官方用語、首都官話)——無論美國、俄羅斯、印度等國,都是語言方言眾多而推行各國的標準用語以利于人們廣泛交通。
中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是普通話,即漢語普通話,是中國歷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(區別于首都胡同音)。要區別三個概念: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話,首都胡同音,修正型的首都雅音。
2020年是第幾屆普通話推廣宣傳周
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。
9月14日,以“同講普通話,攜手進小康”為主題的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14日拉開帷幕。記者從活動開幕式上了解到,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.72%,“三區三州”深度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達到61.56%。
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。作為承擔著培養祖國接班人重任的學校,校園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推廣普通話、運用規范字的重要場所。教師也理所當然地成為說普通話、用規范字的先行者。使用普通話亦是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。
擴展資料
二十一世紀,每一天都是新的,每一天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。尤其在今天,我們面對的是具有新視野、新思想、新觀念、新思維的群體。在學習溝通中、工作、業務聯系中、結社聚友中、人跟人之間的來往接觸中,都離不開講普通話和運用規范字。
因此,推廣普通話,運用規范字,已經成為教育教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,亦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每一個中國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與義務。
請根據引用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
請根據引用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
標題:普通話推廣的意義,普通話正式推廣是哪一年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34936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元宵節活動軟文(春節活動軟文)59人看
- “營銷軟文的5W用法你知道幾個?”158人看
- “高質量軟文稿件的寫作優勢”187人看
- “公司網站如何發布領域信息?”177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