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廣普通話的背景和意義 在學校推廣普通話的意義

在學校推廣普通話的意義
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:
我國是多民族、多語言、多方言的人口大國,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溝通,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,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。
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。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。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《漢語拼音方案》有利于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。
總之,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我國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需要,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,是貫徹“三個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堅持以人為本,落實全面、協調、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,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。
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,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高國民整體的言語文化素養。這種素養的提高,城市居民不能落下,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、民族地區也不能落下。
微觀上說,在扶貧工作中推廣普及普通話,可以助力精準扶貧脫貧。長久以來,一些貧困地區、民族地區存在的言語溝通問題,日益成為精準扶貧的障礙之一。
為什么推廣普通話 推廣普通話的意義是什么
1、推廣普通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需要。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是不是擁有統一、規范的言語,是關系到國家獨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義的大事。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》第19條規定:“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”。使用國家通用的言語文字,是每個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,亦是公民具有國家意識、主權意識、法制意識、文明意識、現代意識的具體體現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、多方言的國家,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我國各民族的溝通與往來,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,而且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。
2、推廣普通話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。我國跨世紀教育發展與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實施素質教育,剛剛結束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布的《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》對培養創新人才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。素質,是知識、能力和良心修養的綜合反映。語言文字是思維表達的工具、文化知識的載體和交際能力的依托,因而是素質構成與發展的基礎,是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。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指出“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”。
標題:推廣普通話的背景和意義 在學校推廣普通話的意義
地址:http://www.somo5.cn/gfyxxy/34709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怎么撰寫影視解說軟文?”212人看
- “營銷軟文入門妙招,都是干貨!”202人看
- “優秀信息稿范文300字(絕對干貨)”107人看
- “公司軟文營銷到底有多重要?”109人看
- 信軟文圖片素材(信紙圖片素材)44人看
- 充值卡軟文(充值卡片怎么做)58人看
- “軟文傳播的成功要素是什么?”216人看